內蒙古樟子松的生長習性
為喜光性強、深根性樹種,能適應土壤水分較少的山脊及向陽山坡,以及較干旱的砂地及石礫砂土地區,多成純林或與落葉松混生。
樟子松耐寒性強,能忍受-40~-50℃低溫,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樹冠稀疏,針葉稀少,短小,針葉表皮層角質化,有較厚的肉質部分,氣孔著生在葉褶皺的凹陷處,干的表皮及下表皮都很厚,可減少地上部分的蒸騰。同時在干燥的沙丘上,主根一般深1~2米,最深達4米以下,側根多分布到距地表10~50厘米沙層內,根系向四周伸展,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1967年是遼寧省章古臺地區比較干旱的年份,六月份固定沙地0~125厘米沙層含水量為2~3%,12年生落葉松因干旱大部分死亡,楊樹等闊葉樹種的葉子黃枯或部分脫落,而樟子松仍然正常生長。
樟子松是陽性樹種,樹冠稀疏,針葉多集中在樹的表面,在林內缺少側方光照時樹干天然整枝快,孤立或側方光照充足時,側枝及針葉繁茂,幼樹在樹冠下生長不良。樟子松適應性強。在養分貧瘠的風沙土上及土層很薄的山地石礫土上均能生長良好。在章古臺沙地上曾先后栽植針闊葉樹種30余種,唯樟子松能適應沙地不同部位環境條件,即使在條件最差的丘頂也能生長。此外,在榆林,伊克昭盟等地區沙地上也生長良好。過度水濕或積水地方,對其生長不利,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在黑龍江林科院肇東實驗林場薄層碳酸鹽草甸黑鈣土上pH7.6~7.8總含鹽量0.08%,生長發育良好,pH值超過8,含碳酸氫納超過0.1即有不良影響。
樟子松抗逆性強。據調查10年生油松曾受到松針銹病的危害,而相鄰的樟子松受害較輕;對松梢螟危害與油松相比亦有較強的抵抗力;遼寧南部地區,赤松、油松均遭松干蚧危害,唯獨樟子松未發現受害。
樟子松壽命長,一般年齡達150~200年,有的多達250年,在章古臺的條件下,5齡以前的生長緩慢,6~7年以后即可進入高生長旺盛期(每年高生長量30~40厘米),如人工固沙區21年生樟子松平均高達8.6米,胸徑14.8厘米,最高10.4米,胸徑2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