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油松王位于準格爾旗納日松鎮松樹墕村,當地人稱“大松樹”。油松王生長在黃土高崗上,這里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氣候惡劣,水土流失嚴重,多為荒山禿嶺,唯有油松王枝繁葉茂,與周圍自然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初生年代油松王古樸奇特,據1979年中國林業科學院油松調查組測定:樹高26米,胸徑1.34米,材積13.5立方米,同時,專家們又用生長鉆取其年輪測知,樹齡904年,為中國油松之冠。該樹為北宋神宗熙寧年間自然所生,為目前所發現的中國最古老的的油松,故稱“油松王”。據考證,北宋神宗熙寧年間共歷10年,從熙寧元年至熙寧十年,即為公元1068年至1077年,期間為油松王的初生年代。
松王廟解放后,各級政府先后投巨資對油松王及周圍環境進行建設和保護,筑起磚圍墻,為大松樹樹基培土;并對四周的荒山進行水土保持治理,大面積植樹造林,美化環境。
在油松王北近百米處還有一株古柏,現圍繞兩樹建起一座寺院。寺院分前后兩院,前院設有三皇廟,后院設有松王廟、藥王廟、經堂、祭臺等。近年在油松王南面又投入巨資興建了氣勢宏大的松王廟。當地四周丘陵起伏,植被稀少,唯有油松王巋然高聳,蒼翠挺拔,當地群眾稱為“神樹”,四時供奉,常年香火鼎盛。每年農歷五月十三和七月十五為“油松王”廟會節,屆時各種文藝團體、個體商戶、游客云集、盛況空前。油松王歷經滄桑,以頑強的生命力,挺拔在鄂爾多斯高原,頂風抗旱,根深蒂固,成為鄂爾多斯地區的名勝之一。1996年,油松王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宋代人栽種還是自然落種生成?
如今在油松王附近的幾乎每個山頂上,都存在一顆大松樹,當地居民傳說,這些松樹為宋代所栽,因松樹的“松”與宋朝的“宋”諧音,栽松樹是為了標示該地為宋朝的疆域,現在山頂上有大松樹的這些準格爾旗南部地區,應該都屬于北宋王朝的轄地。這也只是個傳說。
事實上,宋元時期,在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有一片以油松、側柏、杜松為主要樹種的森林地區,這個林區向東北延至晉西北,向西南延至榆林地區;清代中葉,在鄂爾多斯地區移民墾荒,森林也被大肆砍伐,至光緒年間,森林、草原大部被破壞;至1985年,在準格爾旗的沙圪堵、布爾洞溝、五字灣、羊市塔、川掌、西營子、暖水、德勝西仍有殘林1。如今在當地還留存下一片林區,名為阿貴廟原始次森林,面積1600余畝,森林覆蓋率達95%,林區植被以天然次生植物為主,顯示典型的溫帶針葉闊葉混交和溫帶草原面貌,由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公布為旗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梢?,準格爾旗南部丘陵溝壑地帶的松樹等古樹名木應該都是自然落種所生,而非人工種植。